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?

近日看了一本似乎畅销的书《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》,抱着满怀的憧憬和期望打开此书细细阅读,结果大失所望。对作者不太了解,但是从书中的简介看似乎作者也是一位畅销书作者,翻开仔细阅读以后,才发现果然是“畅销书”!

不知道该把这本书归类于经济学理论读物,还是娱乐休闲类读物。

如果归于前者,一定会让大家大失所望。作者没有受过经济学的系统理论学习和教育,从书中也可以看得出这一点。书中引用的经济学观点凌乱杂乱、不成系统,我也仅仅是上过MBA,学习过宏观经济有关的课程,可是依然受不了,可想而知那些正规经济学专业毕业的人如果要看到这本书的话,看来要吐血了。

如果归于后者,相信一般的读者是看不懂的,因为文中充斥了太多的经济学术语和心理学术语。似乎作者要竭力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深厚功底。可是从文中我们只能勉强看得出作者在心理学方面确有些功底,于经济学方面就不怎么样了。

书中作者也没有提出自己鲜明的观点,而且多处观点前后矛盾。尤其是他一方面鼓出自由市场经济好处,一方面又反对美国政府对微软进行反垄断制裁,声称剥夺了微软为广大民众提供福利的机会。可是作者有没有想过,像微软这样的软件公司,其固定模式就是先免费使用再收费使用,一些软件现在没有收费,不代表以后不收费。微软利用windows的垄断地位,强行捆绑IE、outlook,你现在看看没什么大问题,如果所有国家的人民都在用微软的软件的话,将来的后果会很可怕(这里就不用展开了,此处省略5000字...),这正是剥夺了大众享受到其他更好的软件的机会。

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,所谓西方的那些自由市场经济主义者,都以鼓吹极端自由为乐,完全没有社会责任感。而国内有些学者竟然随波逐流、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,真是荒唐!

这年月流行跨界,音乐要跨界、装修设计要跨界、服装搭配要混搭、学术研究也要跨界。没说不让你跨,跨界成功的也大有人在,可是起码您也要有一点功底再跨好不好?吃饱了再跨才能跨的过去啊,否则跨的不好把腰闪了怎么办?学术研究要有自己的鲜明观点才对,记得某位大人物曾经说过,出书要不就是提出自己的观点,要不就是反驳前人的观点。可是我们这位作者什么都没有,只是看到他堆砌了一些现象而已,强行将经济学和心理学和生物进化学放在一起。没有经过非常深入的思考和探索,自然也就无法提出自己深刻的观点和思想。

本书唯一值得让人称好的是封面设计,确实像本“畅销书”。

总之一句话,这本书,不读也罢!

不信我的话就点击此处购买!

书评经济

我来说两句!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儿发表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