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潜规则遭遇明规则
潜规则是这两年相当流行的一个词语,自从吴思先生在《潜规则》一书中为大家剥开历史的层层迷雾之后,所有都认清楚了,原来主导社会、历史进步的还有非常重要的潜规则。现在不论是在聊天还是谈工作时,只要说到一些社会丑陋现象,大家都会会心一笑,说到“潜规则啦...”。在这里,首先要声明的是,本文所讲的“潜规则”是狭义的潜规则,仅仅指在社会、经济活动中,各种吃拿回扣、送礼请客、巴结领导诸如此类的轻量级潜规则,或者说发生在企业内的狭义的潜规则。至于国家与国家之间、男人和女人之间、总统与黑金之间的各种政治、文化、习俗的宏观的潜规则则不在本文讨论之列。
如果你要问一个销售人员最怕的是什么?那一定是最怕跟财务报销的时候。如果你问一个财务人员最怕的是什么?那也一定是最怕基层执行人员报销时给自己出难题,或者领导留下烂摊子让自己处理。财务和销售之间的冲撞是一个企业永恒的话题,这其实就是潜规则和明规则之间的冲撞。
销售、市场人员甚至公司经理,在面对市场的时候,不得不屈服于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潜规则,否则根本无法想象怎么能够拿到订单或项目。当你和客户酒足饭饱之刻,对方眯着红通通的眼睛、透着期待和暧昧的眼神的时候,你怎么办?你要么双手奉上红包、要么带去桑拿按摩一条龙服务,如果你一想,“这接下来的费用回头财务报不了啊,上次还有几千块没报自己给垫着呢”,然后立马义正言辞或者羞涩唯诺地说“老总,不好意思啊,我还要回家抱孩子呢,咱今天就到这吧。”那傻瓜都能想到第二天是个什么结局。对客户来说,吃饭只是个引子,后半场才是关键所在啊。这就是潜规则在起作用。
可是财务部门不管你的死活,她要面对的是税务、工商和法律各个部门的规定和检查,要维护的是企业的合法和合理。她心想“咱不能为了你多一单少一单的小事,毁了自家的贞洁啊”,否则不是自讨苦吃吗?这就是典型的看人干活不吃力,不过也不能就此批评财务,因为企业毕竟要遵循各种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才行,否则那就不叫企业了,叫黑社会了。这就是明规则在起作用。
一个企业的任何部门、任何地点和任何时段都会遇到潜规则和明规则的冲突,可是作为企业高层领导,不能将这种冲突交给执行人员来解决。而应该有建设性的考虑到各种冲突的发生和处理办法。一般来说,潜规则能够战胜明规则的公司说明还处在发展的初期,为了生存必须屈服于市场上各种潜规则的力量;如果明规则能够战胜潜规则,说明公司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,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和声誉,能够真正的靠实力说话不是靠伎俩说话。如果一个发展了几十年的公司,还在为两种规则的冲突闹的不可开交,那这就不是一个成功的企业了,至少是一个没有远大前途的公司。
公司的领导或者创始人如果能够在创业之初,就坚持明规则之道,潜心经营,那当然是最好的了。如果做不到,那也要在发展的过程之中,努力扶植明规则的力量,积极削弱潜规则的力量,要在合适的阶段处理好不同规则的力量,这样才是一个有着远大前景的公司。前段时间,袁岳来复旦进行演讲,他提到公司(零点调查)坚决不向潜规则低头,坚决不给客户行贿和给回扣,如果碰到非此不可的单子,宁愿不接。这样的企业才是真正的有社会责任的企业、这样的领导才是有着远大理想的领导。其实还有很多这样的公司,在污浊的市场中一样生存的很好。
如果一家企业或者领导,总是在两种规则中摇摆不定,要接单子的时候,唯潜规则至上,碰到有关部门检查或监督的时候,又唯明规则之上,这本身就是一种模糊和缺乏远景的战略定位,这样只能让企业更加处于被动的地位。潜规则能让你活下去,却不能让你活的更好、活的更久!
我来说两句!